- 伍伦;
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本文基于企业代理成本视角,以省级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可以有效降低试点地区地方国有企业代理成本。通过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强化审计监督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是该效应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改革力度越大,越能降低地方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同时,该效应在社会审计质量低和高管权力大的地方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
2025年03期 v.32;No.187 4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成;孔维森;
本文以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提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程度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经过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更换回归模型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强化内部控制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异质性分析检验了区域创新生态、企业技术基因、产权性质约束、治理结构特征对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效果的影响,其中东部及中部地区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两职合一企业的AI赋能效果更为显著。
2025年03期 v.32;No.187 6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亦文;宁晨;王堉茜;
探究我国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时空演化规律,并据此探索出效率提升路径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中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SBM-Malmquist指数模型,通过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2013—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空间布局以及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fsQCA方法探究我国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在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发现,存在经济驱动-要素短板型、教育科研-市场滞后型、人力基建-发展保守型和创新引领-基础薄弱型4条驱动路径,并依此为不同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提出个性化建议。
2025年03期 v.32;No.187 7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